蔡志忠-亚洲地产创业人、山西省政协常委及港区召集人、港区省级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尽管世界局势纷乱,美国后任总统特朗普上场,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最好的选择,就是专心努力拼经济。近日北京召开中央经济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提到要稳住楼市及股市,使投资市场信心大增,会议释出的四大信号是:1.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2.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稳住楼市股市。4.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开启量化宽松 两年间楼价升近5成
其中第2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代表中央救市的决心和信心。此前积极的财策措辞调整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呼应财长蓝佛安前期提出中央财政具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业界普遍认为,这符合市场对明年财政继续加码发力的预期。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是2011年以来首次改变贷币政策立场。正如笔者所料,重回2009年的寛松货币政策,就像当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QE)一样,有什么事情用钱解决不了?
至于第3点“稳住楼市股市”,有解读是指,楼市股市表述排序仅次于内需、科技,定调较9月“止跌回稳”更明确,对资本市场及楼市是直接利好。笔者认为,中央政策从“房住不炒”到全面救市,作出非常大的转变。为了稳住楼市股市,如今推出的10万亿元巨大国债,是分开几年来进行,短期内未必马上见效,将来会逐渐发挥它的威力。措施帮助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及刺激内部消费,同时大量印钞降准降息,就是要支援严重落后的金融市场,估计在不久将来,大家会看到A股被大力推高。
当然,大量发债既要推动A股上扬,亦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保住资产价格,令楼市不会出现泡沫危机。这回内地楼市股市算是可以稳住了,那香港这边又如何?其实香港经济离不开内地支持,楼市股市都一样。自从2008年年底全球爆发金融海啸后,香港楼股大跌,其中楼价跌了约25%,直至2009年初的短短半年时间,香港楼价从低位回升了约30%,就是源于美国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钞降准降息,中国也适度跟随。香港楼市持续回升,再到了2010年,住宅物业又上升了20%,即是大印钞票的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楼价共升了近50%,其间股市同时也大幅回升。
实力投资者出手 工商铺成交频繁
前车之鉴,今年国家发行10万亿元巨额国债,明后年市场必定产生很大效果,香港股市已经率先冲破两万点,接下来楼市也会与股市相向而行。不要被网络上不买楼者的评论误导,要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近期交投已经活耀起来,随便举几个成交例子让各位参考:商厦商铺方面,中资央企财团以20亿元购买房协5个民生商场、中资背景银行机构以12.98亿元购入文咸东街40号明大企业集团大厦、国际银行以13.7亿元买入中环甲级写字楼中环中心2层楼面、都会大学以26.5亿元买入红磡祥祺中心、城市大学以8.8亿元购入尖东明辉中心基座等等,巨额商厦成交非常频繁。另一方面,台资、中资甚至外资金融机构重回港岛核心地段,承租大面积全层的太古广场和交易广场等等,大额租售个案数之不尽。
住宅方面,屡见外资外籍高管罕有大额买进豪宅自用,释出的信息不言而喻;大手的“西饼客”也不断出现,例如美籍商人家庭以2.2亿元购入3个港岛北角新盘、新香港人一口气以1.48亿元购买26个启德跑道新盘等等;工厦方面也录得不少成交,其中新蒲岗六合街全幢工厦以6.2亿元售出等等。以上这些涉及的是大型工商物业或新楼盘,大手买家方面,以金融机构人士及中资资金为主,这班买家都是实力派和金融界人士,他们大多数具有国际视野,是充满智慧的能者。如今的香港市场,中资和外资似乎比港资更有信心,他们此刻出手当然有其原因,我认同他们的投资取态,你又是否相信他们的投资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