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江泽利博士主要职务与履历
法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哲学博士
高级经济师、高级经营师、投资项目分析师、律师、高校教师
广东省律师协会银行与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律师协会一带一路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赣州市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宜春市养老服务行业专家库专家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特种设备统保项目保险赔偿处理中心法律专家
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中共京师深圳前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上海沪师(宜春)律师事务所运营顾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深圳基地“为军法律服务团”律师
广东省涉外先锋律师、 2018年度“全国十佳金融律师”
第八届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优秀教师
他不会刻意要求自己学习
却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攀登着学术的高峰
他不会过度追求绝对正确
却在一张一弛的处理中赢得了同业的尊敬
他不会专门关注行业发展
却在一丝一毫的分析中洞见了未来的趋势
看似洒脱随性、淡定从容的性格
是他明得失、知进退的人生哲学
他就是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江泽利博士
01
练就豁达心态 成就洒脱个性
江泽利博士有着极其精彩的阅历:他早年应召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转业后,先后进入汇源果汁集团、中国石油、安邦保险集团等大型企业,在企业管理、法律谘询、国际谈判、风险防范等领域发挥着自己的才能;来到深圳后,他又联合创办京师深圳律所,成为一名从头开始的大龄创业者。正是这些同样精彩却又独具特色的经历造就了他洒脱随性的性格。
江泽利博士是湖北武汉人,中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北京军区直属工作部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多年的部队生活不仅锻炼了他一副好体魄,也赋予了他做事认真、严格自律的好品质。
江泽利博士有丰富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战经验,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见解,并且热心分享
转业地方的过渡期内,江泽利博士受聘成为汇源果汁集团法律顾问,从业之初的他自认为与法律打交道是一项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严谨工作,所以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始终保持着严苛的态度,以致许多同事一度对他产生了误解。一次,一个刚入职人事部门的硕士研究生起草了一份合同,需要找他进行审核,同事们纷纷向新同事描述他的办事风格,导致新同事找到他时战战兢兢。
岂料他并没有为难新同事,而是在修改好合同后再逐条讲解给对方听,意外的顺利让对方喜出望外,而这背后的故事也是多年后对方告诉他才知道的。“我一直对老同事比较严厉,但对于新同事还是要留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最主要的是不希望自己负责的工作出现纰漏。”
让江泽利博士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源于一次代表汇源果汁集团与一家美国公司商谈合资项目的经历。由于没能把握好商业合作的大目标,他把谈判引向一些合作细节上,花去了双方很多时间和精力。
深圳市社区文化协会监事合影
在吃饭的间隙,公司掌舵人朱新礼总裁提醒他:“牛没牵住,谈毛有什么用?”一语惊醒梦中人,他马上意识到,未来的不可预见风险很难从当下去预判并解决,将当下可预见但无法解决的风险交给未来,或许时事境迁已不再是风险,所以搁置或许是解决当下矛盾和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法。
这次的经历,让江泽利博士不再计较一时的得失,也不再刻意追求单方的利益,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为双方创造一个共赢的契约环境。此后,他被转业安置到司法局,后又调进中国联合石油公司,并为北京中关村科技、香港JCR投资谘询顾问公司、中油国际公司、欧洲商业开发投资管理中心、中国庆华能源集团等多家国外国内知名公司提供常年法律服务,使他有机会为企事业单位设立、改制、并购重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劳资纠纷处理、经济合同审查与纠纷处理等提供支持和服务,赢得了好评,获得了经验。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党委举行“喜迎二十大·庆祝建军95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年的锤炼,江泽利博士早已练就了豁达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的悲喜。2017年6月10日,他被集团公司派遣到深圳主体公司任法律负责人一职,出人意料的是,次日集团公司就被接管继而重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失业危机,又是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他却迅速适应了这里,并选择重头开始,与人联合创办了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开启了事业的新篇章。
02
学习融入日常 攀登学术高峰
与其说这种洒脱从容的性格是江泽利博士在工作中一步步培养出来的,不如说这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智慧。从他的求学经历中就能看出一二,他从不刻意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而是把学习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攀登着学术的高峰。
部队是江泽利博士求学之旅的一个重要起点,他有幸被第一波“军地两用人才培养计划”选派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法学,成为中央军委第一批颁发“基层法律谘询员”的持证人,也是“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北京考区首次在军队设考场的北京军区考生,更是当年北京军区400多名考生中考取律师资格的3名军人之一。
江泽利博士获颁京师深圳军转律师法律服务中心荣誉顾问聘书
部队将他培养为一名法律专科生,成为那个年代部队较为罕见的法律专业人才,被借调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司法办公室工作直到转业地方。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初始学历,但也没有刻意强求,一直默默地参加自学考试,直到离开部队后才取得法律本科学历和法学学士学位。而那时,已距离他法律专科毕业整整10年。
报考硕士研究生时,江泽利博士已经成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工作比较忙碌。研究生面试时,他有北京多所高校可供选择,但最终却选择了停车免费、进出便捷的中央财经大学。“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就是想到自己一方面还要工作,一方面还要学习,就选择了这家进出方便的高校。”看似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却是他生性洒脱的写照。
硕士研究生毕业当年,江泽利博士参加了母校博士招生考试,在专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因英语课程差3分的成绩而落榜。时隔三年后,重新报名参加博士招生考试,他再次落榜。随后,国内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报考博士的门槛越来越高,就在他打算放弃攻读博士时,一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渠道,通过该渠道,他顺利圆了自己的博士梦。
深圳市律师行业联合党支部党日活动合影
2016年,留学归来后,在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组织的一次见面会上,江泽利博士与宜春学院结缘,被该校引进成为了该校的一名法学和管理学专业课的教师,现已负责或参与完成省、市、校级研究课题4个,发表法律专业论文6篇(其中1篇被SSCI国际核心期刊收录),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1个。
在部队期间,江泽利博士的故事已成为许多干部战士学习的榜样,直到今天,他仍然能在原单位战友的口中听到自己的“传奇”事迹。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江泽利博士从来没有刻意要求自己,而是将学习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去进步。
他在跟学生的讲课中也经常强调:只要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平时看不出来,等到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你就能把曾经的同行者甩到了很远的地方,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地,就等于是退步,难逃被淘汰的风险。
03
关注行业发展 洞悉未来趋势
在江泽利博士诸多的人生角色中,律师是其中一个重要角色。他在军队时就开始攻读法律专业,后来又进入多个大型公司担任法律顾问等角色,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的战经验,对律师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入而独到的见解。
担任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期间,江泽利博士能为人之所想,为企事业单位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全程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支持与专业服务,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经验,能帮助企事业单位避开风险地带,保障企业依法合规有序运转。
中共京师深圳党委书记讲党课活动留影
此外,他还不断探索智能法律服务技术,拓展律师有所作为的触角。比如当前还在运行的“易法检”企业法律风险体检平台,企业在平台上填报调查问卷后可获得《风险报告》外,还可以在线进行法律谘询,观看法律讲座等。因其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水平,他被《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日报》聘为特约评论员,多次为上市公司时事评论发表法律观点,如《财华社前董事局主席被指故事大王》《新黄浦: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2.8亿三个月内两受处置》《尚帝网因搜索关键词状告走秀网,搜狗成共同被告》和《上海金陵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仪电系关联购并殃及上市公司》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了资本市场圈的“名(明白)人”,也正因于此被评2018年度“全国十佳金融律师”。
多年的重大疑难案件处理经验,让江泽利博士总能站在另一个更高角度上看待争议和法律问题。一家民营的上市公司内部发生家族成员间冲突,极有可能发生诉讼,实控人找到江泽利博士。
宜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21届部分毕业生合影
听了情况介绍后,江泽利博士凭借过往经历和人生阅历及专业分析能力,迅速察觉到其家族成员矛盾扩大可能对公司股价及转板计划实施造成影响,立即建议公司实控人组织召开了家庭内部会议。在会上,江博士亲自参会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沟通交流,迅速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事态恶化。
他还经常告诫年轻律师,在接手案件时,不要被委托人的情绪引导,落入到事件本身,而是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以更高的姿态驾驭争议,以中立的立场处理分歧,保护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保护好自己的“羽毛”。
在深圳生活的这几年,江泽利博士对于深圳的“法治城市”建设也有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手笔形成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工作早已展开,多项具体工作已经逐一落地,比如鼓励和支持港澳律师与内地律师合作交流,联合开办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事务所,首批香港2名律师和1名澳门律师获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并在前海律师事务所执业等,无一不是在推动港澳与内地法律与制度方面的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沙龙
广东省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方面的工作,如创建广东省涉外律师人才库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江泽利博士也提交了相关申请,并顺利进入涉外律师先锋人才库。他说,相较于北京、上海,深圳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尽管还比较薄弱,但深圳独特的地缘优势,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必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东风,吸引更多高素质国际青年人才不断涌入,虽起步晚,但仍是潜力巨大。
由于历史原因,港澳与内地长期以来不仅只是语言习惯有差异,在法律体系、管理制度和司法制度上都有着较大差异,对法律的解释、习惯的适用、责任认定等实体和程序两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但随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相互交流与融合,成文法系与不成文法系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法典法系国家断案也正在参照案例法系国家,参照过往案例审理已不再新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港澳与深圳法律融合也将加速世界两大法系的融合,为全球法律体系建设开创先例,树立典范。
2022年7月29日,深圳市委向社会印发了《法治深圳建设规划(2022-2025年)》,这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战略目标,落实中央赋予深圳“法治城市示范”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建设规划,是“法治中国”的试点。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间互动交流与合作,以及律所合作与联营、允许港澳律师内地执业等,将成为“法治世界”的试点。粤港粤大湾区的法律人,要勇挑重担,肩负历史使命,大胆融合两大法系,为世界创先例、树典范。
港澳律师来了,是挑战也是机会,都要勇敢面对。人生需要以“日进一寸”的温厚扎根,来应对每一场突如其来的困斗。江泽利博士的人生正如此,虽用前半生经历了农、工、兵、商、学、仕频繁的职业转换,他仍能从容面对,积极应对,是乐观向上的精神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