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军:镜头留住美 作品延续生命
发布日期:2022-11-10
阅读量:2626
图片


人物简介

文建军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可视坊学院院长

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

深圳市青年联合会常委

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委员

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

国际艺术策展人

国际高级美术设计师

柯达公司亚洲形象摄影师

阿玛尼品牌签约艺术家

中国首位登上《Nature》杂志封面的摄影师,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担任多个国际性摄影展策展人,出版个人作品集《数码广告摄影“无极限”创意技法》《影话》《活·在路上》《百岁长寿肖像艺术系列画集》等





摄影师用镜头观看世界

用照片留住瞬间的美

摄影本身就是生活

是语言的表达

是人文与艺术的结合

在漫长的一生里

摄影是终身修行

生命终有结束

唯有作品延续生命和思想

在艺术的路上

他不改对摄影的传播

对人生的探索

对人文精神的坚守



Vol. 1


商业与人文艺术的碰撞


对于许多摄影艺术家而言,将自身与“商业”二字联系在一起似乎不够高雅脱俗,在大众普遍认知中,艺术沾染上商业气息,那就变得不再纯粹了。文建军先生却不会刻意划分商业与艺术的界限。他是国际著名摄影艺术家、国家摄影领域领军人物,也是一位商业广告摄影师,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人最伟大的智慧是“融合”,认为商业与艺术是可以融合的。


商业摄影师正是在商业拍摄中传播信息,以戏剧表达的方式,向大众展现一个商品的价值。并且,在文建军先生看来,商业与艺术的矛盾其实就是创新创意与流量的矛盾。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广告才容易被人记住,而这种触动人心的广告其实就是摄影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图片

作为一名商业广告摄影师,文建军先生是阿玛尼品牌签约艺术家、柯达公司亚洲形象摄影师、中国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他说,摄影是一种空间、语言的表达。商业摄影也不过是与人文摄影不同的表达手法而已,掌握用光技术是基础,最重要的是独出心裁的创造力。因而,在这样一个媒体时代、消费时代,当人们的物质已经得到满足的时候,更应该看到的是“商业+艺术”的融合,恰好能够提升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艺术就是生活,艺术可以融入生活,也可以引领生活。


图片


毋庸置疑,文建军先生有着高超的艺术造诣、优秀的作品口碑。他是中国首位登上《Nature》杂志封面的摄影师,曾被授予“《中国摄影家作品集》优秀摄影家”的荣誉称号。从业29年来,他身上有诸多的头衔,如国际商业广告摄影师、国际摄影艺术策展人、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深圳市青年联合会常委等等。不管哪一种身份,在艺术的路上,他都不改对摄影的传播,对人生的追求,对人文精神的坚守。



Vol. 2


摄影人文精神的情怀和坚守


尽管文建军先生拍摄了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也已出版《数码影像无极限》《活·在路上》《影话》等摄影作品书籍,但当问他“至今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张”时,他表示,还没有最喜欢的作品。他保持的是一种永远在学习、一直在超越的空杯心态。


在当下“全民摄影”时代,拍摄工具也不仅限于相机,人人都可以实现拍摄,人人都是摄影师。所以摄影不难,难的是思维,思维是每个摄影家终身要学习的东西。文建军先生形容摄影的过程是从“悟”到“觉”,“摄影就好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摄每一个瞬间故事的同时,每按下一次快门就像在修行。”修就是求知、修炼。


图片

修的过程即是思想的变化和表达。文建军先生是一个极会表达人文情怀的摄影大师。2014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七周年,文建军先生带领青影协联合深圳市军休二所举办“我们的老兵——老兵影像与青少年爱国教育摄影展”系列活动,以肖像特写、抓拍现时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两种方式走近老兵,用真情、用摄影家的眼光挖掘出近百位老兵背后的故事,最终形成100幅优秀作品,集中展现了这些老兵的风采。


2016年,文建军先生带着对康巴文化遗存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深入高原腹地,对甘孜藏区的2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拍摄和记录,以影像故事的表达方式,反映了甘孜州非遗文明。


图片


2020年,文建军先生走进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中山县、昭平县、富川县四个县区(街道)的百岁老人家中,为26位百岁老人拍摄特写、全家福,留住精彩瞬间,用老人的笑脸反映出晚年的幸福生活,通过老人历经百年沧桑的故事,反映时代巨变和社会文明进步。


为了出版《活·在路上》,他去西藏与藏民们生活在一起,用镜头真实记录下许多质朴感人的瞬间。他用最朴素、最真实和最平和的摄影语言讲述了西部风土风情,藏民们的百态生活。

图片


“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诗用在摄影上也非常合适。文建军先生也表示,好的摄影作品大多出自“偶然”因素,需要摄影师去捕捉瞬间。摄影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文建军先生的影像作品中,无论是藏区宏伟的非遗风景,还是庄严的朝圣仪式,亦或者尽显峥嵘岁月的老兵风采,都以真实的细节展示了大自然本身的力量和人本身的魅力与精神性。文建军先生的摄影表现出了一种纯粹的人文精神的力量,而这种摄影的人文精神需要情怀和坚守。



Vol. 3

推动和倡导新时代肖像



在多年不断的创作实践、思考设计的拍摄经历中,文建军先生一直在追求摄影艺术的突破。早年,文建军先生多次在摄影讲学中向摄影爱好者提问:“你是否能够拿出一张能够代表你目前一生的肖像照片?”台下回应他的往往是沉默或是摇头,接着他提便出肖像创作的新概念——新时代肖像。


新时代肖像有别于传统肖像的本质在于,它反映的是人物的个性特征、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息,需要摄影师与肖像主体在思想层次和心理活动上产生紧密连接,既要把握属于肖像主体的决定性瞬间,也要把属于肖像主体的历史过程信息设计到影像画面之中。

图片


“新时代肖像作品不为美而服务,而是美在为肖像作品服务。”这句话直指摄影的内涵本质——摄影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炫技,而是用镜头讲好一个故事,传递一种情绪,这样的审美是新时代肖像所倡导的,也是适应当今时尚多元的信息时代的创作。


文建军先生推动和倡导新时代肖像以正确的方式、更加整体的形式与信息时代接轨,呈现在网络平台。“当你希望你所创作的是一幅‘作品’的时候,你应当抱持对主体、手段、方式、环境、氛围、态度、旁人、自我、历史和未来的敬畏之心,因为只有这样,技巧才不会成为你的包袱,而可能成为你的触角。当一切手段和思维都为你所用的时候,你创造了美,你把对象创造成了艺术品,你和作品就都成了艺术。”

图片


将摄影与时代特性联系起来,并将自己对于时代的思考和看法融入作品中,创立了新的摄影创作概念,这也许是文建军先生能够成为摄影领军人物的原因之一。毕竟熟练掌握和运用技巧只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大部分人都能创作出精致的照片,然而拍摄出具有个性特征、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才是真的难能可贵。



Vol. 4

光影世界里的责任和传承


除了拥有摄影家的艺术修为,身为国际摄影艺术策展人、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文建军先生也想为传播摄影尽一些责任和担当。


文建军先生扎根深圳30年,在担任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后,他多次带领青影协组织策划了各种形式的摄影大赛记录深圳这座城市。


如2014年,他成功举办了“醉深圳最风光——2014影像深圳”旅游摄影大赛;2016年,他带领青影协联合华为和腾讯共同举办了“我的城市我的家”手机摄影大赛;2017年,成功策划举办了深圳首届国际级户外摄影艺术节暨“2017影像大鹏”国际户外摄影大赛,并邀请了50位国内外知名摄影家拍摄深圳大鹏;为弘扬时代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他策划了“大美南山”摄影展……


图片

除了记录深圳这座城市,他的摄影足迹还遍及全国其他大小城市,如他成功策划并执行了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理国际影会、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等,以及海外摄影展,如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展、韩国国际摄影展等活动。


作为国际著名摄影艺术家,文建军先生也想通过教育的方式将自己的摄影知识和思想传授给摄影爱好者,除了创办可视坊学院,他还时常组织开展线下摄影技巧教学,邀请国际摄影大师分享影像思想。


他与国际摄影大师布鲁诺·巴贝是多年的好友,也曾多次邀请他来国内开设工作坊教学摄影。对于布鲁诺·巴贝,摄影爱好者们一定不陌生,他是马格南的著名摄影师,也是第一个用彩色胶片拍摄中国的摄影师。文建军先生与他因摄影结下多年的友谊,更计划与其在中国创建一所艺术学院,做摄影教育。


图片


因巴贝大师的去世,摄影教育的宏伟计划暂时搁浅,但文建军先生的教育情怀始终燃烧,传承大师艺术的使命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责任感不灭。他常说,一个艺术家不但要在自己的领域实现自我,更要在社会领域帮助更多人。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对自己的处境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看他想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做自己在做的事情。”文建军先生的儿子文艺博正是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已被香港多元视觉艺术协会特邀为签约摄影师,作为一位青年摄影师,后生可畏。


人非一人,代非一代,对于摄影艺术的传承,文建军先生在《活·在路上》中写道:传承和发扬摄影的匠心精神,静下心来去守候摄影人文主张,让摄影回归本体,那就足矣。因此,与其说子承父业,不如说是两代摄影人创作思维和人文情怀的靠近。


对于外人而言,摄影不仅仅是文建军先生的工作也是他的热爱,是他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而于文建军先生而言,摄影让他这一路收获了良师益友,收获了感动,生活也因摄影艺术而变得崇高,因为有了摄影而时常思考。岁月在文建军先生的快门声中逝去,留下的是摄影师的人文精神,是艺术匠心的传递。

【本文原创,由GJF发布于深圳市华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网站。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专栏:摄影摄像
作者: 华声文化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上一页:找不到相关信息
下一页:洪祖星:半世纪电影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