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稠 ——访宝源基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泽良博士
发布日期:2018-10-19
阅读量:4554

1539911683107006381.jpg


戴泽良博士人物简介


       戴泽良博士,宝源基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宝源(新会)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海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副主席、全港各区工商联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五邑总会荣誉会长、香港长沙商会常务副主席、广州天河区政协委员、广东省江门市荣誉市民、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校董会常务董事、香港大学前教授。

1539911683024010688.jpg


      戴泽良博士,香港制造行业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的他,弃文投商,专注家电生产,事业高峰期间,管理在香港拥有一万多名员工的公司,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进入内地的香港制造商先驱,后购得由“光学仪器大王”黄克竞所创办的宝源基业,专注生产相机及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员工多达四五万人,事业辉煌。他说,创业的成功除了个人艰苦奋斗,更需要运气,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鼓励年轻人充实自己,顺势而为,努力加运气,终会成功。

1539911683042083161.jpg


负笈海外,人中英杰

弃文从商,再兴宝源


戴泽良博士,相貌堂堂,年轻时就呈现出了意气风发、睿智儒雅的气度。

他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从拔萃男书院毕业以后,赴美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及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统计学博士学位。自小,他热爱祖国,一心想要报效祖国。七十年代,在美读书时期,他就参与“保钓行动”,每次游行抗议,都走在最前列。


1539911684398022572.jpg


在美工作期间,戴泽良博士认识了一位美丽聪慧、开朗大方的女子,即他如今的太太罗台秦博士,两人最终喜结连理,共度风雨。

在博士毕业之期,恰逢香港大学聘请教授,这与戴泽良博士研究的方向接近,因其学识渊博遂被聘请为教授,在此教书育人六年。后因朋友的邀请,加入了企业管理和运作,1992年,乘着改革开放之际,他开始了自主创业。

“宝源基业主要做照相机和望远镜,连一颗小螺丝都可以自己生产。”当年,宝源最辉煌的时期,在香港拥有13家工厂,分布在柴湾、上环、沙田、新界等地,拥有员工一万多人。进入2000年以后,在数码相机的冲击下,专门制造照相机和望远境等光学仪器的生产商——宝源基业有限公司亏损厉害,并在市场卖盘,而戴泽良博士对宝源创始人、有“光学仪器大王”之称的黄克竞先生景仰万分,当得知宝源卖盘的消息便立即与太太商量收购下来。2002年,他收购了宝源基业有限公司。


1539911684804067989.jpg


戴泽良博士在收购宝源的早期也度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时期,他运用其多年的管理经验及专业学识理出头绪,他深知若往尖端方面发展,实力不够,而若以高品质理念进入中高档产品,让光学产品数码化,开发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数码相框及光电日用产品等,这条路或许可行。终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宝源收到了一张来自英国的大订单,生产30万台相机,成为公司转亏为盈的转折点。

之后,宝源得到健康良性的运转,又一次昂首于市场之上,产品远销北美、大洋洲、东南亚、欧洲、非洲、中东及中国大陆、台湾等地区,同时戴泽良博士的事业也迎来了又一次高峰期,他的员工一度多达四五万人,成为光学产品制造领域的领路人之一。


1539911685609011408.jpg


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戴泽良博士将公司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以资产管理为主的集团企业。其中,他在内地的一些厂房已发展成为商业住宅,由于地点处于商业旺区,因而发展形势亦是喜人。


身体力行,助兴商界

推广品牌,造福香港


身为香港制造业典范,戴泽良博士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榜样,他乐于抽出时间,在众多商会当中出心出力,立志推动商界的发展。

他在香港最大及最具代表性的非牟利工商团体之一的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担任名誉会长,也是厂商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此外还担任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副主席、全港各区工商联永远名誉会长等职务。当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占据了他不少的公务时间。众所周知,该会历史悠久,以香港福祉为依归,在加强本地厂商间的交流外,还非常重视促进国际间的了解与合作,举足轻重。


1539911685739022958.jpg


戴泽良博士提出,厂商会有一个沿袭已久的活动,即由该会在1938年开始主办的“香港工展会”,是香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入场人数最多的大型户外展销嘉年华,迄今已有80年历史。每次工展会的召开,堪称全港的一次大狂欢,伴随了许多香港人成长。

他指出,香港工展会自2004年起开始,便走出香港,在内地不同城市巡回举行,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就曾在北京举行,凸显了香港工业多年的成就。不过,在众多举办得相当成功的城市中,澳门算得上一个,“2016年,我们成功把工展会带到了澳门,首次开展短短三天便引得10万人次入展,今年我们故将展期延期至5天,希望能有效地宣传香港优质产品,若我们还能取得成功,日后会将之恒常化,使其发展成为澳门的一项年度盛事,建立一个香港和澳门间长期合作的经贸桥梁,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就在今年的3月30日,2018香港工展会亦在澳门渔人码头盛大开幕了,再创佳绩。“我们做大量工作,就是希望让更多香港品牌走向内地和国外。”另外,他还希望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下,香港特区政府可以增拨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去东南亚沿线国家参加展销,实现向外发展。


1539911686314095762.jpg


作为较早进入珠三角一带发展的人,戴泽良博士表示,面对正在进入的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他相信,大湾区内的城市强强联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将为香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也长期关注内地发展,也以己之力带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交流,他笑言,虽然自己已经71岁了,但还是接受了担任广州市天河区政协的邀请,以自己的经验在广州天河地区的产业创新升级方面建言献策。同时,由于多年在江门地区开办工厂的缘故,对江门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对江门的发展和当地的教育也一直贡献力量,被评为广东省江门及江门新会区的荣誉市民。



闲情邀明月,悠然度人生

今年,戴泽良博士已71岁,处于半退休状态,日子闲适,可以按照心中所想去生活。回想过往的烟云,他有所感叹,将许多事都归于命运的安排。或许,在历经所有努力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六十年代,由于当时香港社会不太稳定,因机缘巧合他到外国求学,终而获得博士学位归港;回港以后,从没想过当教授的他,在数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已经很前沿也很专业,因而在教书期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也没想过要成为一名企业家的他,却在四十多岁创业,一鸣惊人,成为香港制造业的佼佼者,叱诧商界,名利双收。


1539911686648031895.jpg


“我感觉自己运气很好。虽然我也很努力,但我也相信有命运的安排。”在此,戴泽良博士也与年轻人分享关于机会的观点,他说,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会,不要去回望过去的机会,机会可能会在未来等你。因而,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充实好自己、装备好自己,在拥有了相当的学识、相当的学历之后,顺着时势,发挥自己的兴趣,届时,努力加运气就很容易成功。当然,尽人事,听天命。

经过了大风大浪,此时的戴泽良博士宛如一片宁静而浩瀚的大海,他平和,能包容一切,他澹然,万事随风,对社会的回报,能做多少都尽力去做。曾经,他与曾同是教授的太太罗台秦博士向香港科技大学捐出500万港元,设立“罗台秦博士教授席”;早在2012年,他们还捐赠330万元人民币予江门市第一中学兴建体育馆,并以90高龄的母亲罗任增婉名字命名。于慈善及教育,他愿意尽绵薄之力。


1539911686923037187.jpg


“平常,我在工商界做的工作比较多,而我的太太比较专注于慈善公益,她七年前就加入了仁爱堂,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她是本届(第39届)仁爱堂主席,历届至今捐献仁爱堂超过一千万元。提到自己的太太,戴泽良博士的脸上浮现出了自豪的笑容。而在各大小活动中,也经常看到他们俩双双出席,夫唱妇随,十分恩爱。

岁月流金,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在香港蓬勃崛起的大背景当中,戴泽良博士是那深耕细作的开荒牛,是那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他以智慧和汗水书下了荣光,未来他仍将与时代同伍,缔造光辉岁月。

专栏:封面故事
作者: 华声文化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上一页:用水传递健康与美好——访Amazing Team创办人黄星轩先生
下一页:专注工程 助推澳门发展——访栢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