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忠论经济】蔡志忠:股楼兴旺 方可带动经济向好
发布日期:2025-02-17
阅读量:9887

1736729844586084719.jpg

蔡志忠-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荣誉会长、港区省级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主席及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



俗话说风水佬呃你十年八载,而我之前预测股市回升虽然力排衆议,但很快就应验。正如笔者所料,踏入2025年,香港股市开始上升,年初至今短短一个多月,恒生指数从大约18,600点,上升至逾22,000点,涨幅超过18%。很明显,国家的10万亿元国债开始发挥作用,不单止国内A股上升,香港H股也必然被带动上升。前天(13日)港股成交金额高达3794亿元,再创4个月以来新高,看得出国内外资金又在发动攻势,再次重新建仓,这回该是长线持有投资,不会再轻易沽货离场了。

 

股市如笔者预期在两个月内回升

 

笔者曾经预测今年股市可见25,000点,并将会在23,000点左右企稳,在骨牌效应之下,促使今年楼市量价齐升,新楼巿场最直接受惠,全年成交可达18,000宗,而楼价将可上升5%。虽然近期楼市气氛一般,媒体常有负面消息报导,直指投资者财困急售物业,银主收楼低价促销等等,但是真正的银主盘数字却只是400宗左右而已,比起03年沙士时期的5,700宗,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物业之所以变成银主盘,是从负资产开始,然而现实中,负资产住宅按揭宗数却有所下降。金管局数字显示,香港负资产宗数由去年第三季的逾4万宗,减少2,300多宗,回落至第四季末的38,389宗。

 

香港是外向型经济体,国内外资金、人才和企业对香港的信心非常重要,从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到各类高才优才计划、投资移民政策、家族办公室,以及引进各地知名企业等等取得的良好成绩来看,香港是非常有魅力的地方。只是本土香港人、本地财团反而信心不足,或者是经常受一些网上偏离事实的言论,和过度唱衰经济的报导影响,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对股楼前景过于悲观。这一点,香港工商界似乎莫不关心,但实际上已影响了自身利益,应该作出适当回应,以正面的态度,说出真正的事实,展现正能量给社会各界。

 

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讲,首先要经济好,各行各业兴旺,才能够带动股市和楼市上升,反之股楼就会下跌。也由于这个原因,香港经济学者预测股市和楼市走势经常出现偏差,最近就有一位长期唱淡香港楼市的新加坡学者,公开在网上发表演说,直指香港经济不景气,零售饮食旅游等行业每况愈下,楼价必将下调7成。这种夸张的言论,的确很受年轻淡友欢迎,自然也可以搏取衆多流量。不过笔者对此并不认同,香港是独特的国际城市,是最自由的经济体,外来的讯息每天都在影响香港,但并不代表资料正确。其实稍微了解香港楼市的人都明白,今年楼价只会窄幅上落,升跌范围绝对很难超过1成。

 

外向型经济 股楼向好带动各行各业

 

那么究竟是经济向好带动股楼兴旺,还是股楼兴旺带动经济向好呢?答案是后者。香港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并非一个拥有完整产业结构的国家,没有农业、工业和自给自足的条件。从来都是股市和楼市率先兴旺起来,继而带动经济向好的,就好像竞争对手新加坡和杜拜一样,必须依靠外资进来投资和吸引外地人才到来作贡献,才能成就自己的辉煌。香港拥有一国两制和普通法法律,更加能够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在股楼兴旺的时候,市场银根松动,消费力提升,就能够带动各个产业经济向好;当然,假如股楼不济,就会是经济衰退之时。

 

楼市何时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其实关键在于阻碍楼市发展的两座大山,其中之一是长期低迷的股市,如今已经开始见到曙光。另一个是甚么?当然是利率高企的原因,环顾全球各个主要经济体系,都处于利率极低甚至零利率状态,唯独美国与香港,仍然在支付昂贵的利率,对于工商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极大的冲击。这座最沉重的大山,如果能够解开,经济必定一片大好,可是要解开的确非常不容易,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笔者将再次力排衆议,提出个人看法,由于篇幅有限,请听下回分解。



专栏:地产
作者: 蔡志忠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上一页:香港中国企业协会2025年新春酒会举办 郑雁雄出席并致辞
下一页:【志忠论经济】蔡志忠:房屋供应前多后少 银主回收有利经济